第(1/3)页 “怎么感觉港股市场的走势,比A股市场强很多啊。” 注意到在A股收盘以后,港股市场持续上扬突破的形态走势,已经收盘的国内市场上,聚集在全网各大股票投资交流平台上,以及聚集在各大内部投资交流群里的无数散户群体,有些人忍不住的感慨道。 “这没办法,港股市场明显是跟着美股走势在波动的。” “确实港股市场的走势主动性比A股市场要强很多。” “内房股票这是疯了吗?这么连番暴涨是干嘛呢?感觉最近消息面上,也没有特别值得注意的重大利好消息啊!” “跟所谓的消息面利好消息没有关系吧?看起来,更像是估值修复。” “我觉得是基本面逻辑反转后,价值的完全重塑。” “嗯,倒也可以这么说,地产产业链这条线,底层逻辑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,很多相应的核心龙头股票,在后续持续的业绩推动下,是肯定会出现估值修复和价值重塑的,这叫什么来着?戴维斯双击,是吧?” “是的,就是戴维斯双击。” “看来不管是A股市场,还是港股市场,地产产业链这条线,都是最为核心的市场领涨主线啊。” “这是肯定的,还有比这条线的确定性更强的吗?” “那怎么A股市场上,一众地产产业链的核心行业龙头股票,其走势,要比港股市场上这一众股票的走势弱这么多呢?两者的逻辑不都是一样的吗?难道说内资机构,还没有外资机构有格局?” “做盘港股内房股票的这批资金,可不一定是外资机构啊。” “同意,感觉港股市场上,聚集在地产产业链主线领域活跃的主力资金群体,大概率还是南下的内资机构。” “不至于吧?那怎么走势差异这么大呢?” “走势差异大,也是正常的吧,主要是之前的两地市场估值不一样啊,之前内地市场的一众地产股票,估值是要比港股市场上的一众内房股票,要高很多的,当然了……现在也是要高很多的。” “高出来的估值,之前不是解释说是流动性溢价吗?” “对的啊,要说两市地产估值差异的话,不止是地产产业链主线领域,其它各行业板块之中,同样的股票,估值差异也很大啊,相对来说,港股市场的估值都要低一些,我觉得之前大家解释说是流动性溢价,这个逻辑是成立的。” “但现在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也没有之前那么糟糕了啊,这还有流动性溢价吗?再者……现在内地市场,A股也是处于熊市之中啊。” “这么说,却也没什么问题。” “所以嘛,我觉得不是流动性的问题,就是基本面逻辑转变之后的估值修复。” “那这么说的话,A股市场上的一众地产产业链主线股票,后续随着预期越来越明确,业绩爆发的确定性越来越高,应该也会普遍出现估值修复的行情走势吧?” “从理论上来说,是这个道理的。” “其实,整个地产产业链主线,以及大基建主线,已经走在了估值修复,价值重塑的道路上了吧?” “哎,其实A股市场上的大基建主线,涨得也不少了,但是对比近期的港股市场相关股票走势,就明显感觉到有些不足,心里不太平衡了,特别是同样拿着科万地产这支股票,明显港股要强不少啊。” “同一支股票的话,感觉就算其涨幅暂时落后于港股市场,后续也会修复的吧?” “但愿了,就怕后续走成了海螺水泥这支股票的形态,形成了港股市场比A股市场股价还高的情形。” “话说海螺水泥这支股票,到底是个什么情况?” “看不懂啊,不知道外资机构为何对于这支股票这么热衷,一直集中抱团啊。” “这支股票的行情趋势,以及底层逻辑这么强吗?感觉水泥板块,这些建筑大宗商品的价格弹性空间,相对比较有限啊。” “我也感觉价格弹性空间比较有限,不过资金认同,这有什么办法呢?” “也是,只能是跟随趋势了。” 第(1/3)页